当前位置:高级中学历史题库>高级中学历史(综合练习)题库

问题:

[单选]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是在()

A . A.秦汉
B . B.隋唐
C . C.两宋
D . D.明清

唐代中叶以前,人们讲地理、论食货必首推关中地区的情况;明末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在篇幅上华北、江南地区居多,浙江、广东、四川、湖广次之。这种变化集中反映了() A.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B.关中地区经济的衰落。 C.政治经济重心的转移。 D.进步思潮影响力扩大。 中国历史上,每发生一场战乱或者灾荒,就会引起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中国古代出现人口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大规模的迁移是在()①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②3—5世纪③8—10世纪④14—16世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唐朝后期,太湖流域的进士及第的人数增加了,前期没有出现过进士的一些地区也出现了进士。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福建、江西和湖南。这一变化反映了() 士人影响力“南重北轻”。 政治权力中心转向南方。 南方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科举取士规模不断扩大。 据唐代天宝年间统计的全国户口数字,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占45.5%,以北则占到54.5%;而据北宋《太平寰宇记》所载北宋初期全国户数,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的户数已占59.1%,以北则为40.9%。这一变化() A.表明了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 B.导致了宋代政治中心的南移。 C.推动了对外贸易通道的变化。 D.加剧了人地矛盾的尖锐程度。 南朝人名常有寓意。如文学家任昉,字彦昇,小字阿堆。其中“昉”暗寓任氏为齐地高门;“昇”暗指任氏随南方习俗;“阿”是吴地长辈对晚辈的爱称;“堆”比喻他为南方阜上的鸟,一飞冲天。任昉的名字主要反映了() A.魏晋时期南北方经济趋向平衡。 B.标榜其世居齐鲁具有的文化优越性。 C.南迁士族融合南北文化的心态。 D.南迁士族融入南方文化的强烈意愿。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是在()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