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学题库>中国文学批评史题库

问题:

[名词解释] “兴、观、群、怨”

孙老师在向学生讲“雪花”这一事物时,采用观看视频资料并向空中抛洒大量碎纸片以引导学生体会下雪场景的方式,这种直观的手段是() ["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虚拟直观","表象直观"] 蒸发器振动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是什么? 自然率假说 会员出现()情况时,交易所可以取消其会员资格。 ["被中国证监会宣布为“市场禁人者”","私下转让会员资格","无正当理由连续二个月不做交易","拒不执行会员大会或理事会的决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等著作确立了终身教育的基本思想,终身化成了当代教育的基本趋势与共同追求。 “兴、观、群、怨”
参考答案:

“兴”是就文学作品的审美作用而言的,故而朱熹解释为“感发意志”,指诗歌的生动具体艺术形象可以激发人的精神之兴奋,感情之波动,从吟诵、鉴赏诗歌中可以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诗歌的这种美学作用,可以使读者产生丰富的艺术联想,所以孔安国注曰“引譬连类”。
“观”是就文学作品的认识作用而言的,而孔子所说的“观”比较侧重在诗歌所反映的社会政治与道德风尚状况以及作者的思想倾向与感情心态。郑玄注曰“观风俗之盛衰”,朱熹注曰“考见得失”。
“群”是就文学作品的团结作用而言的,孔安国注“群居相切磋”,朱熹注“和而不流”。孔子认为文学作品可以使人们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交流感情,加强团结。
“怨”是就文学作品的干预现实、批评社会的作用而言的。孔安国注“怨刺上政”。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