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上海住院医师康复医学科题库>心血管内科题库

问题:

[单选]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血清CK-MB浓度的典型变化为发病后()

A . 6~12小时达高峰
B . 13~15小时达高峰
C . 16~24小时达高峰
D . 25~35小时达高峰
E . 36~48小时达高峰

女性,16岁,上感后发生心悸、胸闷、气短,胸部X线片示心脏扩大、肺淤血,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心功能不全,缓解心功能不全的首选药物是() 利尿剂。 洋地黄。 血管扩张剂。 激素。 钙拮抗剂。 某患者先后戴用了5副全口义齿,均不合适,或排牙有问题,或垂直距离不正确,或边缘伸展过长。其中一副义齿未建立前伸牙合平衡,前伸牙合平衡与什么无关() A.切道斜度。 牙尖斜度。 补偿曲线曲度。 髁道斜度。 开口度。 男,23岁。骑车时摔倒,头部着地1小时,现主诉头痛、恶心,并有意识障碍。若头颅CT提示右侧颞骨内板下双凸形高密度影,边界锐利,血肿范围未超过颅缝,提示下列哪项可能性大() A.脑挫裂伤。 硬膜下血肿。 硬膜外血肿。 蛛网膜下腔出血。 颞叶血肿。 女性,61岁,由于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发病12小时合并心力衰竭收入院进一步治疗,首选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应是() 洋地黄。 血管扩张剂。 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 钙拮抗剂。 轴电压测量时采用高内阻交流电压表()KΩ/V。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血清CK-MB浓度的典型变化为发病后()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后,血清CK-MB浓度的典型变化为:起病后4小时内升高,16~24小时达到高峰,3~4天恢复正常。其升高的程度能准确反映出梗死的范围

在线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