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内科住院医师题库>心力衰竭题库

问题:

[单选] 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服地高辛0.125mg、依那普利15天后,出现黄视,偶发室性期前收缩,心力衰竭表现加重,应首选()

A . 停用依那普利
B . 停用地高辛
C . 地高辛加量
D . 补钾
E . 应用利多卡因

患儿女,1岁。诊断为室间隔缺损。3天前出现发热、咳嗽,今日因咳嗽加重,伴呼吸急促,发绀,尿少而住院治疗。查体:T38.5℃、P160次/分、R55次/分,肝在肋下3.5cm。考虑合并心力衰竭,给予强心苷治疗。强心苷类药物循环系统中毒反应是() 头晕。 室性早搏。 视力模糊。 腹胀。 黄视、绿视。 四岁儿童,因高热10小时,腹泻3次,2小时前发生抽搐,急诊来院,体温40.3℃,呼吸42次/分,脉搏144次/分,BP9.2/6kPa(90/60mmHg),面色苍白,四肢发凉,皮肤有花纹。血白细胞18×109/L,N86%,L14%。可采取下列哪项措施()。 A.大剂量青霉素静滴。 给予葡萄糖盐水静点。 静滴大量10%葡萄糖液。 用20%甘露醇快速静滴。 静脉滴注东莨菪碱或山莨菪碱(654-2)。 在下述各项中,不符合有利原则的是()。 医务人员的行动与解除病人的疾苦有关。 医务人员的行动使病人受益而可能给别的病人带来损害。 医务人员的行动使病人受益而会给家庭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医务人员的行动可能解除病人的痛苦。 受病人或家庭条件的限制,医务人员选择的诊治手段不是最佳的。 肺下积液所致的“膈升高”膈顶最高点位于() 偏外1/3。 偏外2/3。 偏内1/3。 偏内2/3。 偏外1/2。 引起不完全性代偿间歇的主要原因是() A.节律重整。 B.房室传导阻滞。 C.窦房传入阻滞。 D.异位搏动距窦房结较远。 E.窦性心律不齐。 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服地高辛0.125mg、依那普利15天后,出现黄视,偶发室性期前收缩,心力衰竭表现加重,应首选()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本题暂无解析

在线 客服